Copyright?2018 合肥融捷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皖ICP備18003885號 網站建設: 中企動力 合肥
宣城市本級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曙光初現
【摘要】:
中安在線訊據宣城日報報道, 今年以來,我市將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作為產業發展的1號工程,對標綠色經濟、智能經濟發展領域新目標新要求,根據市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規劃建設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市本級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初見成效。
產業集聚效應顯現。近年來,市本級加大招商力度,以鋰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加速集聚,落戶建設了益佳通、華威銅箔、金能移動能源產業園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大企業,新能源新材料的主導支撐作用顯現。目前,市本級已投產運營新能源新新材料企業10家,總投資27億元,預計達產后實現產值50億元;在建項目5個,總投資47億元,預計達產后實現產值90億元;已簽約(備案)項目18個,總投資300億元,預計達產后實現產值700億元。
全產業鏈初具雛形。鋰電池產業鏈主要涵蓋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和終端等幾個環節,目前落戶市開發區的鋰電池企業中,卓越新材主要生產正極、負極材料,華威銅箔主要生產高端銅箔材料,興鋰新能源主要生產電解液,益佳通電池、天時新能源、泰宇電池主要生產3C電池、鋰離子蓄能電池和鋰離子汽車動力電池(組)等鋰電池終端產品,盈博萊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隔膜,金能移動能源產業園一期主要生產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新材料板塊中的鋰電產業鏈基本形成,為下一步打造全國知名以鋰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聚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不斷加速。依托宛陵科創城,簽約落戶安徽工業大學宣城工業技術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學宣城產業技術研究院、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宣城產業研究院、中澳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研發中心、科大訊飛宣城人工智能研究院等21家創新平臺,為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企業提供了試驗檢測、標準制定、項目謀劃等綜合性服務。自2016年以來,共引進創新團隊18個,其中6家入圍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目前,市開發區內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領域博士人才21名,碩士人才36名。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動研發成果現實生產力轉化。浩天新能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寧波研究所共同實施“超級電容器電極改性涂層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產業化項目,目前已完成樣品試制,經檢測產品技術指標優于同類進口產品。卓越新材與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多項科研成果正在驗證過程中。益佳通電池已申請專利33項,其中包含7項發明專利。
上一篇:
關于鋰電池放電的誤區
鋰離子電池高電壓技術及產業發展現狀
下一篇: